误区1.
感冒算啥?跑跑步出出汗就好了!此类方法多为年轻人采用。这种做法有时适得其反,加大运动量治疗感冒会增加体能消耗,使身体抗病能力减弱,存在病情加重的风险。
误区2.
感冒受凉引起,盖厚被子捂出汗就没事了。不少人认为伤风感冒是由于内积寒气引起,主张捂汗治疗,让病人喝热生姜水,用被子蒙住身体,直至捂出一身汗为止。这种做法不一定适应病情,病人出汗过多,容易发生脱水症状,也可能因身体内部电解质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状。
误区3.
感冒期间不想吃东西,没啥胃口,所以少吃点东西感冒就早点好。这种观点欠妥。感冒时肠胃蠕动减慢,消化分泌减少,进食高脂肪、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发消化不良,此时应该吃一点稀饭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,且应与平时食量大致相当,不能相差太多。
误区4
自服润喉片。日常生活中,由于咳嗽是一种常见症状,人们对此重视不够,认为秋季咳嗽属于正常现象,在药店随意买些润喉片就可以了。这是一种错误的用药方法。因为润喉片能起到清热解毒、消炎杀菌、润喉止痛的作用,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、扁桃体炎等咽喉疾病。它能收缩口腔黏膜血管、减轻炎症水肿和疼痛,而在干燥天气经常含服,会使黏膜血管收缩、黏膜干燥破损,加重病情。
误区5
错误使用止咳药。由于秋季燥咳是一种特殊的咳嗽,常被误诊为普通的咳嗽而错误地使用止咳药。止咳药一般分为两种:一是可直接抑制位于延脑的咳嗽中枢而产生止咳作用;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药。常用的有复方甘草合剂、止咳糖浆,口服后,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,使黏膜少受刺激,而达到止咳作用